800小说网 >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第71节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第71节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

    “到时候我俩也会去剧组监督,小林你不好好拍的话,我们会骂人的。”

    林济连声应了。

    他剧本写了差不多20集,等具体开拍了肯定还要再做删减,不过是时候考虑选演员的事了。

    林济和大江卫视是第一次合作,他并不了解大江卫视拍摄和选角的风格,不过这个剧本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更高,几个主要角色年纪都不算太小,和《后宫》选角的方式不太一样。

    章力纯那边其实也在等着林济的剧本。

    刚开始和林济合作的时候,他一直提醒自己,把林济当成普通编剧对待,不能因为过于偏重林济的剧本而忽视了其他编剧的剧本,毕竟大江卫视合作的不止林济一个编剧,《淬火》只是卫视未来某个档期要播出的一部剧而已。

    可慢慢地,章力纯内心还是有了偏向。

    他对电视剧行业是有热爱的,大江卫视坚持现在的路线,也是他们这批中坚力量努力的结果,当看到优秀的剧本时,他很难不把目光投注到这个剧本上。

    《淬火》讲述了50年代被分配到h市第一机械厂的大学生吴志远的故事,在一机,吴志远看到了前辈们在困难满满的情况下艰难地进行生产,产品和海外却有着明显的差距,不仅如此,海外的重工企业在与国内签订销售合同时,常常会定下无数严苛的条件。

    在一机这座巨型工厂内部,吴志远只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罢了,有人满怀壮志却一直受阻,也有人只想在工厂混口饭吃,吴志远心中所想却和旁人不太一样。

    他不肯服输,就算国内的工业实力不如海外,他却觉得这个现状迟早有一天会被打破,他要成为那个打破现状的人。

    吴志远就这样开启了自己为重工付出一切的一生。

    章力纯之所以喜欢这个剧本,不仅因为它是吴志远的奋斗史,更因为这个剧本不仅数据翔实技术专业,吴志远所达成的每一步成就都令人热血沸腾!

    至少他读这个剧本时是这样的体会。

    业内有句话说,一个剧本是不是好,得看交给谁拍。

    章力纯觉得林济的剧本好到了极点,属于那种一旦选错了角色和拍摄阵容,剧本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的类型。

    他不想看到这种事发生,想让《淬火》成为大江卫视的代表作,可以说,在他心里,《淬火》是最符合大江卫视精品路线的剧本之一。

    最近华泰和楚天舟两人总给他打电话,想了解林济新剧本的类型,这两人不好意思和林济说,就偷偷摸摸到他这儿来探。

    华泰恐怕是担心《淬火》破《静梧传》的收视纪录,虽然章力纯觉得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但这种事他绝对不会透露给华泰。

    楚天舟的想法更简单,星洲卫视想再和林济合作一次,让林济为星洲卫视打造出一部代表作。

    三家一线卫视里,青蓝卫视占尽便宜,卫视总监们谈起《后宫》和《静梧传》两部剧,都说林济是在给《五月初雪》还债,大江卫视总体上不亏,正经合作还是有的,唯独星洲卫视,虽然有《百归记》,但《百归记》是三家合买,不管是二轮播放权还是网播的收入,星洲卫视都要和旭日卫视、大秦卫视两家分。

    “什么时候能把林编还回来?”

    有回卫视开会,章力纯和楚天舟坐在一块,他亲眼看到楚天舟对自己的备注是“大江章力纯(提醒他还人)”。

    章力纯:“……”

    他们绝对没有霸占林济的意思,只是林济心甘情愿为大江卫视的剧花费更多时间而已。

    编剧本人诚意如此,他们怎么能够辜负编剧的努力呢?

    ……

    又过了两个月,林济终于把《淬火》的完整剧本写完了。

    自从开始写这个剧本,林济就没考虑过边写边拍的模式,这种剧本一旦要改,就必然不是小改,而是要大改特改,需要注意的细节还多,因而,在拍摄的一开始,一个相对严谨的剧本是必需的。

    剧本写完了,下一步是选角。

    林济的意思是,大江卫视这边可以自行行动,然而大江卫视的想法是,考虑到《代号11》《静梧传》主演的人选是林济定的,他挑的演员总能更贴合剧情本身,让故事更加完善,所以吴志远的人选依然由林济来定。

    大江卫视制作+林济编剧,《淬火》剧组刚流露出选角的意向,整个娱乐圈都沸腾了。

    第78章试镜

    大江卫视和林济这次合作尚在筹备期,就引发了无数关注。

    对演员来说,能主演大江卫视的剧,或者在某部剧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都意味着事业开始起飞。

    而在林济的剧中担任主演,则意味着事业直接坐上了火箭。

    因而就算《淬火》剧本暂时透露出的信息并不多,却足够演员们趋之若鹜了。

    ……

    能在圈中混到一线的演员,探听消息的能力必然是一绝,就算他自身不擅长,身边必然会有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经纪人。

    林济和圈内演员来往少,关系不错的也就是曾经合作过的那几个,不过几人知晓林济的习性,一般也不会随意找他打听,林济招了经纪人之后,他们找经纪人的次数反倒多一些。

    大江卫视那边的关系网就要复杂多了,走漏风声的几率也更高,眼下《淬火》剧本的内容还没有被完全透露出去,据传圈内几位一线男演员已经空出了几个月的档期。

    营销号们也神神秘秘地透露,某演员a和某演员b都卯足了劲争林济新剧的角色。

    林济最近的三个剧本,《百归记》《后宫》和《静梧传》都是女演员的分量更重,不过这并不代表林济不会写男性角色,《代号11》对程渊的加成作用圈里人都看得出来,冯庚也步入了当红小生的行列——《淬火》的角色很值得男演员们争一争。

    “有种《后宫》盛况重演的感觉。”

    “我唯一的感慨是——不愧是小林。”

    “讲真,演员们越来越迷信小林了,但不怪演员们,我是观众我都信小林。”

    “女主剧看多了,刚好可以换换口味,其实我最爱的剧还是《代号11》,《后宫》和《静梧传》都给我一种闹腾的感觉,《代号11》却能让我体会到平静。”

    “本大江卫视厨狂喜,希望我推能被剧组选中,每天祈祷三百遍。”

    演员们之间暗潮汹涌,林济本人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他把剧本的几个小细节重新改了改,工作地点则从资料室转移到了大江卫视。

    ——这并非他自愿,而是章力纯非叫他参与《淬火》的选角。

    剧本完成之后,《淬火》剧组的阵容很快搭建了起来。

    章力纯没对林济透露,为了拍《淬火》这个剧本,大江卫视常合作的几位导演狠狠争抢了一番——在电视剧这个圈子里,导演通常是最识货的,一个剧本好不好,他们瞄两眼就知道。

    《淬火》这一类型的剧本大江卫视以往播过,合作导演里自然有擅长这种题材的,对导演们来说,好剧本很难得,而林济的剧本属于比好剧本更胜一筹的那一类。

    定导演的那段时间,章力纯的电话直接成了热线,“老章”这称呼他听到快起茧子了。

    要知道,放在以前,他虽是堂堂卫视总监,导演们对他可没有那么尊重,章力纯算是很内行的总监了,在导演们眼里,他依旧是那个只知道指手画脚砍经费的外行人。

    不过定阵容这事,客观最重要,《淬火》是个好本子,那就得安排一个和好本子最为匹配的阵容。

    最终,导演定了谢翱。

    谢翱是圈内公认的擅长拍年代大剧的导演,名声不比胡伟一差,在胡伟一差点没戏拍的那几年,谢翱照样和大江卫视有稳定的合作。

    两人虽然都擅长拍大戏,但个人风格并不完全相同,胡伟一手头有别的剧集要拍,大江卫视就先找上了谢翱。

    “我早早就想和林编合作一次了。”第一次见面,谢翱热情地迎了上来。

    他已经年过半百,人挺精神,不显老,头发却半白了:“《百归记》我看了三遍,星洲卫视一遍,岭东卫视一遍,最后一遍是源江卫视,楚天舟都要给我发点赞助费。”

    谢翱一直站在导演圈的第一线,同行们出的好作品,他必然会仔细剖析一遍。

    当初宣传部门筹备《百归记》的时候找过他,只是他当时刚好有别的剧要拍,档期和《百归记》错开了,也就没有认真了解《百归记》的剧本。

    可看过《百归记》成片后,谢翱心里就有些后悔了。

    《百归记》难拍的点在于剧本难改,一般编剧不太敢上手,前一版改编挨骂挨得太狠,以至于编剧们接手这个本子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繁杂的剧情和跨度巨大的时间线,非实力和底蕴兼备的编剧不可。

    林济那一版绝对称得上经典。

    《百归记》播出之后,谢翱一直期待和林济合作一次,可惜林济接连创作了两部古装剧本,《后宫》和《静梧传》两个剧本虽然质量不错,却是谢翱完全陌生的领域。

    当然,这两部剧他都看了,收视率超9%的剧集,任何一位导演都不会忽视。

    谢翱很努力地争取到了拍《淬火》的机会。

    起初章力纯提及林济新写的剧本,谢翱内心只是期待罢了,可在看过《淬火》的完整内容之后,他却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拍这部戏的机会。

    ……

    最近这段时间,大江卫视人来人往,林济早上溜达到卫视大楼,在电梯门口往往会和一位熟面孔不期而遇,对方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他才会猛然反应过来对方的身份。

    不久后,林济就会在试镜室见到对方。

    一线男演员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位,他却在一周内见了个遍。

    程渊也来了。

    程渊如今签在了海马演艺,这是圈内数一数二的演员经纪公司,运作演员的机制很成熟,旗下既有高人气的流量派,也有专攻得奖的实力派。

    当程渊的身影出现在试镜室时,等候的演员们内心不由多了份忐忑。

    “咱们还有戏吗?”纪宁槐低声询问着经纪人,“程渊都来了。”

    圈内人尽皆知,程渊几乎是林济一手捧红的,撇开一众一二线演员不要,偏偏从数百位候选中挑中了跑龙套的程渊,在娱乐圈里,这个故事和神话没什么区别。

    这几天试镜的演员中,林济毫无疑问最熟悉程渊,对他的底细最为清楚。

    有些编剧就是爱用自己熟悉的演员,旁人他都不爱合作,而林济虽然没有明显的倾向,却和陈橙合作了《代号11》和《百归记》两部剧。

    “你别紧张,放平心态。”经纪人视线看了一圈四周,“大家都一样。”

    来试镜《淬火》的男演员大多是圈内一线,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可大江卫视这间会议室里却透出了非同一般的静谧,演员们大多表情严肃,要么在闭目养神,要么无声地背着台词。

    到了纪宁槐这个地位,他看中的剧本基本一句话就能定下来了,可《淬火》的性质并不一样。

    从这个剧本里,他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

    最开始,他确实是冲着林济和大江卫视的名号来的,可《淬火》对吴志远这个角色的描摹却让他心动不已。

    就算他是处于一线的男演员,却并不意味着好角色就容易拿,相反,演员到了一线之后,对角色越来越挑剔,选择面反而变窄了——好角色本身是有限的,人人都想要,而剧组通常会经过各种考量才定下演员的人选,在这种情况下,纪宁槐未必是第一选择。

    《淬火》试镜节奏很慢,一个演员至少要花费一个钟头,纪宁槐倒是想弄明白剧组试镜的规律,可惜进去的家伙们要么守口如瓶,要么露出一个让他捉摸不透的笑容——彼此都是一线,就算自己得不到这个机会,也不想让对手得到。

    “3号请进。”

    纪宁槐看了一眼手中的字条,自己就是3号。

    工作人员念出序号的瞬间,纵然纪宁槐久经风浪,内心却依旧很紧张,好像回到了自己刚出道那时候。

    他之前在飞跃奖上遇到过林济一次,也主动和对方打过招呼,可他猜,只一个照面,林济恐怕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林济本人又太宅,圈内人的聚会他也不太爱露面,以至于纪宁槐根本摸不清对方的性格,只知道林济喜欢认真用心的演员,在剧组里不给他找事就行。

    可传闻有时候未必是真,导演和编剧们都说自己爱用认真的演员,然而,娱乐圈演员千千万,能被选中的也就那么两三个而已。

    和林济合作过的程渊、陈橙倒也是一样的说辞,他们说的时候坦坦荡荡,可在旁人眼里,这种说法太笼统了,反而显出了几分敷衍。

    进了里间,纪宁槐视线简单一扫,不由更紧张了。

    里间一共坐着四个人,每一个他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