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抱膝吟文集 > 且且听做自己的知音

且且听做自己的知音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抱膝吟文集 !

    无端的想起读高中时我们那位儒雅博学的语文老师有一次给我们上课的情景。忘了那一节课老师讲的是那篇课文,忽然就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两句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还清楚的记得老师写完后,那望着窗外悠然神往的眼神。下课后,我们几个女孩子围住老师,叽叽喳喳的和老师打趣:“老师,你怎么能说一个知己就够了呢?你看,我们几个都是知己呢。多乎哉,不多也。”老师望着年少轻狂的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你们呀!你们长大就懂了。”说完也丢下面面相觑的我们,转身就走了。

    是的,长大了,就懂了。如今真正理解这“知己”的含义,这“足”的分量,已是人到中年。

    儿时的伙伴早已云散,即使偶尔在某些场合相遇,也是客客气气的如同刚结识的朋友,相知的默契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往昔岁月的的一份怀恋。而成年后彼此间思想上的隔阂,情感上的疏离,终于使得我们再也不会像儿时一样和自己的女友通宵达旦的聊天,尤其是当那些自认为的是知音的朋友却常常生出那种错会的理解,甚至是一种小心的提防时,才知道“人生一知己”岂止是“足”简直是一种人生的奢侈了。

    这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老师那悠然神往的眼神,才知道老师下课是说的那句话的分量。我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那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知音传说会一次又一次的扣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们一遍又一遍的咀嚼回味击节赞赏。那山野樵夫钟子期怎么会对素昧平生的俞伯牙的或雄壮激越或低沉潺缓的琴声,时而“巍巍乎若泰山”时而“汤汤乎若江河”那一份感悟竟是丝毫不差?琴声即心声,心声即琴声。那一份相知的默契,那一份默契的神会,那心领神会中没有隔山隔水的距离没有界线分明的贵贱等级的心灵感应,真是千载难逢啊!

    天下有一知己,可以无憾。而倘若在人世间无知己可求,就不得不求于物了。于是就有了“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的佳话。可是,细细品味,不知道是人之幸还是不幸?若是有幸,何求于物;若是不幸,有此何求?因为知音难得,即得何求呢?

    可是,我们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求知己于人,人会有离开的那一天;求知己于物,梅菊会凋残,松竹终会老去。我在想,钟子期死去,俞伯牙实在是不必放弃自己整整练了三年的绝世技艺。整整三年啊,在艰难困苦中练得手指开裂,形容憔悴的绝世琴艺就这样被他轻易的放弃了。我真的想问问俞伯牙,你为什么不且吟且听,做自己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