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渤海边文集 > 白狼山映山红

白狼山映山红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渤海边文集 !

    1、春节刚过,通俗文艺执行主编张金燕就留言给我,等映山红花开的时日,邀请文友们去白狼山风景区采风。时光流转,冰消雪融,眼看着迎春花、梨花、桃花次第开放,却迟迟确定不了进山的具体行程。金燕说,山里的朋友替咱们守望着呢,等到映山红开得最盛的日子,咱们就出发。同时,交给我一项艰巨的任务,回来后得上交一篇几千字的大文章。怀揣着花蕾等待绽放的心情,百度搜索白狼山,看看她是何等的风景,这样令人牵挂?

    白狼山,原称大黑山。2006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易名为白狼山,同时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定名为葫芦岛白狼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24万公顷,呈西南向东北方向走向,其中核心区3824公顷,缓冲区2872公顷,实验区585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北植物区系北缘森林生态系统。山中有珍贵的落叶松、红松、云杉等树种,种类植物有348种,其中乔木62种,灌木39种,人参、三七等中草药材200多种,山中还有果中之王猕猴桃,森林覆盖率达82 %,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此外,当地还有狼、狐、狍子、五道眉等众多野生动物,是辽西地区不可多得的动植物基因库。

    目前,已查明白狼山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

    2、白狼山,地处河北燕山山脉最东侧余脉之一的松岭山系上。保护区东与兴城相邻,西与凌源和河北省青龙毗邻,北靠喀左和朝阳,南与绥中为界,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我国暖温带天然落叶阔叶林和侧柏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及其栖息地及保护区的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目的。由蒙古栎、侧柏、核桃楸、紫椴、白桦、油松等所组成的多种群落类型以及其他杂木林群落,与映山红、榛子、绣线菊、荆条、紫丁香、山杏、花木兰、胡枝子等各类灌丛,共同组成了保护区稀有而复杂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区系方面,由于保护区地处华北植物区系、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和长白植物区系的过渡与交汇带上,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成为辽西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发展的一个优良种源基地和基因储存库。

    辽西地区属半干旱地区,白狼山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它地处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等辽西重要河流的上源集水区,其良好的森林、灌丛、草甸植被具有强大的蓄水和保水功能,对保证和调节整个辽西地区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有重要作用。

    3、2011年4月27日,一行十三人,在金燕主编的带领下,终于踏上了前往白狼山的路程。建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玉彪在岔路口迎接我们。进得山门,一条投资500多万元修建的柏油盘山路,蜿蜒曲折,像是一条腾飞的巨龙,车辆可顺势直达顶峰。透过密密匝匝的山林,不断见到奇峰怪石,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

    山脚下,仰望白狼山,产生一种膜拜的心理,冲出钢筋水泥的城堡,人类无论是来自森林,还是来自海洋,扑进大自然的怀抱,是人类共同的心声。我们决定弃车步行,走进天然氧吧,清洗一下被都市污染的肺叶。花岗岩条石铺成的人行道与蓝天相接,像一条飘曳的白色玉带,悠然而迷人,引领着我们步步登高。两侧山峰的景色宜人,山坡上各种树木的叶片已渐染绿色,鹅黄色的杨树叶摇碎了一树光影,闪烁着奇异的色彩,与裸露的岩石背景勾勒出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

    玉彪是继齐明达之后的又一位建昌本土上成长起来的乡土散文家。此时此刻,他还原为文人本色,丝毫没有官场习气,操一口浓重的乡音,使我想起了“天河钓日”文学网站的吴久民老师,同样是那么的质朴可亲。时光荏苒,被迫离开天河五六年了,我离开之时,玉彪进去之日。但是,那些散落于天河的文字,给后来的文友延展着对“渤海边”的记忆,令我感动不已。宏文秘书长插话说,开山屯物事研讨会时,齐明达部长还问,哪位是渤海边?

    4、往事如烟。以雄伟壮观、古老迷奇著称的白狼山,为何又名大黑山?“白狼”与“大黑”这两个名字听上去很不和谐,皆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只小白狼和一条巨蟒,它们汲取日月精华,最终都幻化成了人身——小白狼化成身穿雪白衣服的美丽善良的小女孩,巨蟒则化为一个猖狂、残暴的黑脸大汉。当时山脚下有一个百十口人的村寨,叫靠山屯。巨蟒经常到村里伤害无辜的村民。性情温柔、心地善良的白狼女,则经常帮助百姓,无论谁有病,她都拿出自己从山上采来的草药为人治病。日久天长,她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女神”人们有危难时,只要冲着高山喊三声“白狼女”她就会马上出现,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巨蟒越来越猖狂,被伤害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决定求助白狼女。白狼女回到溶洞劝说巨蟒,巨蟒非但不听劝说,还要下山把村民杀光。白狼女为了挽救村民与巨蟒大战。他们的修行相差无几,大战了七天七夜后惊动了天庭,天庭派天将下凡,使出仙法平息了战斗。正当天将要将他俩打回原形时,村民急忙跑来,乞求天将放过善良的白狼女。天将被感动,放过了白狼女,把巨蟒点化成一座石坝,命令它永远镇守河岸,阻挡来自上游的洪水。当人们搀扶起白狼女时,她再也撑不住了,一口鲜血喷射到地上,她叫人们将她抬到自己修炼的那座山上。第二天,人们看到那座山上突然多出了一块巨石,知道那是白狼女的化身。

    后来山上许多地方成为黑色,传说是那条巨蟒身上的黑油染成。但在主峰的下面,人们能看见一片红霞融在绿海中燃烧,老百姓认为那不是十月霜天的杰作,而是白狼女的鲜血染就。由于痛恨巨蟒,这座山曾被唤作大黑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白狼女,便将山改称为白狼山;靠山屯,也因为巨蟒而更名为蟒挡坝。

    5、在美丽的传说之外,白狼山还是一座历史名山,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流传着“单于烽火照狼山”的诗句。古书记载,曹操登白狼、伐乌桓的历史传说,给自然风光优美的白狼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为了一统中国,解除后顾之忧,亲率儿子曹植、谋士郭嘉、战将张辽、许诸、徐晃、于禁等远征乌桓。曹操在白狼山下挥师斩踏顿(乌桓首领)、败袁绍、袁尚。九月下令回师,经建昌、绥中入山海关回营。曹操一路感慨,曾写下步出夏门行四篇诗作,其中“东临碣石,已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为千古名篇。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多少年来,有“曹操登白狼山而望柳城(朝阳)”之传说,今白狼山上仍有“曹操点将台”“曹操上马石”、“曹操饮马槽”为证。

    白狼上又是一座英雄山。1932年,日寇占领了建昌、喀左一带。当时有一个负伤的东北军连长,率领几名士兵从抗日前线撤退到山高林密的白狼山,躲过了日寇的追捕,并用白狼山的药材医好了枪伤,后来加入了辽西抗日联军。而建昌的抗日名将邓文山、郑桂林,也曾利用白狼山的树林繁茂、峰高沟险,打击日寇。

    6、属燕山山系的白狼山,整个山脉由十几座山峰连绵错落组成,主峰大猴山高1140。2米,是辽西地区第二高峰。除了大猴山外,还有海拔超过千米的5座山峰以及海拔超过600米的50座山峰。整个山脉森林面积达5万亩,林木积蓄量达9万多立方米。这些山峰错落连绵,景色各异,构成一幅气势恢宏的大型立体山水画,给人一种自然美的特殊享受。

    环境幽雅的白狼山,奇峰异石相映成趣,云海溪流交相辉映。其自然景观有大猴山、小猴山、白狼石、双人石、燕儿洼、石井、溶洞、天然卧佛等。著名的十里石林,密布在苍松古藤中,有的似盛开的玫瑰叶鲜蕊嫩幽香馥郁,有的似万马奔腾,有的像百兽相扑,有的如群禽竞飞,蘑菇石撑伞挺立,魔女石眉目传情这些栩栩如生的石像,令游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由于白狼山的美丽、雄伟、壮观、古老,加之有许多迷奇的故事和传说,有许多可供人们观赏的自然景观,这颗镶嵌在辽西大地的绿色明珠,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娱乐的好去处。

    7、如今的白狼山,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它有泰山之容,黄山之姿。奇峰异石,天然浑成,相映成趣,云山雾海,交相辉映。日出时登顶,古人曾有感而发:“绝顶人与红日近,极东海与白云连。”白狼山上,有大面积的枫林、松林和混交林。春天,映山红遍,报春花开;夏天,绿涛滚滚,泉水叮咚;秋天,七彩如画,枫叶如丹;冬天,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山顶有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电视转播台,山腰有广阔的停车场,山下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还有规模宏大的慈圣寺,木鱼声声,香烟袅绕。

    怪石、古树、泉水、飞禽、走兽无疑平添了白狼山的灵气和秀气,而“白狼女”的传说又增添了白狼山的仙气,曹操屯兵点将更是弥漫了白狼山的帝气,抗日志士的故事则挥洒了白狼山的英气。登白狼山能窥探白狼女施善人间的芳踪,望见曹操点将时挥手的瞬间,看到抗日志士不屈的身影带着这些美丽而又真实的传说,美丽的白狼山正吸引着众多游人到此观光。

    8、经葫芦岛市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审,白狼山已被评为aaa级景区(点)。景区的盘山道上,修建了24个会车位和两个停车场,至少有20个拐点15公里,其间烟云缥缈,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偶尔可见苍鹰盘旋、野鸡惊飞、山兔狂奔、狐狸逃遁和野狼踪迹。

    2007年8月11日,应建昌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国际品牌联盟中国旅游品牌委员会秘书长彭利民、文化部下属的中华文促会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新等一行,来到白狼山进行考察。考察的主要目的是,白狼山旅游开发价值评估与旅游发展规划和资源状况调研。

    研讨会,对建昌县白狼山发展旅游的自然资源、魏武文化、人文资源、区位优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专家认为,白狼山通过多层次的综合性建设,应由东北地区的一座名山,使之能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旅游品牌。

    彭利民表示,鉴于白狼山良好的原生态环境,曾作为国家航天飞行员与特种兵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优越环境,将选择白狼山作为旅游探索俱乐部二号基地,对会员进行推荐,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白狼山、走进白狼山。

    9、我们一行是专为观赏白狼山的代表性植物——映山红而来的。映山红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花筒状,略呈双唇形,通体芳香。盛开时,一片红艳,灿如云霞,热情奔放,光彩夺目;花谢后,满目青翠,又是美丽的观叶植物。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映山红的美文诗句,如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颂扬了映山红质朴、顽强的生命力。

    回溯记忆,映山红来自于儿时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热切地盼望着红军爸爸早日归来,妈妈唱道:“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

    红军没有盼回来,映山红还没有开,还乡团围剿革命老区,胡汉三又回来了。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冬子妈妈烈火中牺牲,主题曲“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染红旗哟旗更红;高举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一叠三唱,壮美中升华了贫苦大众对胜利的渴望,对英雄的崇敬。

    情不自禁,使我们沉浸于历史,怀想起白狼山区抗日的英烈,热血抛洒,染红了这片英雄的土地。我真想重新书写白狼女的传说,善良勇敢的白狼女啊,不应该化为一具冰冷的石头,而应该是映山红的花之魂魄——浓艳而又奔放,装点着这片热土。

    10、由于晕车,兰花草多吃几片苯海拉明,一路上昏昏沉沉,让同伴们看着心疼。突然,她从假寐状态中复活,兴奋不已,探出车窗,举起相机。那情态,恨不得飞身出去。众人随着她的惊呼望过去,苍茫林海间,片片粉红色的霞光闪烁。近了,近了,那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映山红。

    娇艳的雨霞、豪放的井兰、羞赧的杨晔、活泼的兰花草,像下凡的仙女在映山红的花丛中翩翩起舞,志友怜香惜玉抓拍着一帧帧靓丽的镜头。金燕主编招呼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借用我名篇的题目请等一等灵魂,到映山红丛中留个影吧。我说,只拍映山红吧,老朽的我别破坏了这美丽的景致。

    归途中,架不住映山红的诱惑,凑上前去嗅嗅她的香色,于是映山红投下一朵阴影,定格为我脸颊上的酒窝,端庄中平添了一丝妩媚,迷醉了自己。

    仔细端详映山红,枝条挺拔直立,花瓣呈五角星状排列,花蕊柱头凸出,红艳艳的。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唤醒了沉睡的记忆。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下,一群少女,不畏悬崖峭壁的危险,折回一束束褐红色的枝条,插入罐头瓶中,用水滋养着,期待着过年时节的花束绽放——终于认出来了,那就是映山红啊!

    映山红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从影片中的江西,到我记忆中的吉林,直至辽宁的白狼山,形成一种云蒸霞蔚的景观。一种花有了烈火中永生的向度,她将成为历史进程的见证;一座山有了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她将孕育出意志顽强的子民。

    11、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映山红绽放的白狼山下,今天将会产生怎样的传奇?谁又是那位守望映山红花开的人呢?玉彪是,另外还有一双殷殷期盼的眼睛。相见欢,一行人推杯换盏畅述友情。我悄然离席,于田园农家乐门前,短暂会晤这位神秘的来宾。多少次暗暗提醒自己,人世间充满谎言尔虞我诈,哪里还有真心对待你的人?多少次暗暗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地被眼前的人事物所迷惑所感动而看不清本质。然而,总是心不死,总是在希冀,或许世上真的有奇迹。

    怀抱着对人性本善的不泯信仰,移步换景,把一路的行程逐条逐条的短信发送给他,倒要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成想,他真的风风火火地赶到白狼山下,只为见上一面。一再提醒自己把心态放平和些,权当是一次极为普通的文友会面。不要轻易地对毫不相干的人倾诉苦难困顿与希冀,换来的不是廉价的同情,就是对方心底的几许蔑视、藐视或鄙视。

    一次邂逅,可以成就一段佳话;一次机缘,可以改变人生。脸膛红红,豪爽大气,不是一位弱不禁风的酸儒,而是一位行走江湖的义气之士。没有陌生的疏离,像是熟识了几个世纪,他认可了眼前这位姐姐。世相纷繁,强压制住激动的心情,笑看他如何往下演绎。一声声姐姐,早已融化了心里的坚冰,抑制不住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

    尊一声朋友,不足为奇;叫一声姐姐,或许是出于礼遇。那么,一次次地追问姐姐,有什么为难处、有什么为难事,尽管说出来,小弟当倾情倾力地来帮助你,金钱不是问题。着实令人震惊不小,当今还有这样的侠肝义胆之人?自阿毅走后,再不曾有人把我当成没有血缘的亲姐姐,难不成是上天赐福给我的又一桩恩典?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恍惚间泪水溢满了眼睛。拭目以待,这份友情的维度与经度。

    12、这是我第二次来建昌,间隔五年之久,但是感情却如一坛陈酿,日益浓郁。上一次是跟随吴久民的“天河钓日”去龙潭大峡谷采风,有幸结识了汐子等数位良师益友,成为我生命的一个拐点,从此我真正地走上了文学之路。

    一行二十三人,也是建昌县政府接待。清楚地记得,在大凌河畔(古代叫白狼河)南岸,荒芜的原野上,竖立着一块新城区建设规划图,领导指指点点,这是学校,那是医院如今,无数高楼平地起,天堑变通途,一座崭新的县城,矗立于世人面前。河水汤汤,碧波荡漾,新老城区相得益彰。

    当年,龙潭大峡谷自然风景区刚刚开发。如今,号称“北方的小西藏”景区游览的线路已基本铺设完毕,危险处已用围栏加护,渡船处码头已建好。依山势建设的竹楼、木板楼、草楼错落有致,通讯、水电等配套设施完善,隐约于松林之中,更显得风景如画。一条龙服务配套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提供猪、羊、鸡、鱼、蛋及绿色蔬菜,让游客吃的满意、放心,已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13、管中窥豹,短短的五年时间,建昌就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龙潭大峡谷与白狼山风景区,给改革开放的建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个偏远闭塞的县城,走出了辽西,走向了世界。葫芦岛有北京后花园之称,建昌这座园中园,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风景,成了旅游爱好者的圣地。

    山的气魄,水的灵动,孕育出漫山遍野的标志性植物——映山红。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一地理现象,在白狼山观赏映山红时,感受的极为深刻。山脚下花期已过,整朵整朵地坠落,绿肥红瘦;半山腰,花期正浓,身披红艳艳的彩霞,花海徜徉,流连忘返;山之巅,枝条疏朗,芽胞尚在萌动,似母体内的胎儿,背阴处有隐约的残雪尚未消融。

    都市里的各色花系次第开放,绚烂一时,盛极一时,次第陨落。我们追赶着花期,来到了白狼山下,又从山脚一路攀援而上。借用白居易的那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