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白桦迎风文集 > 京源山游记

京源山游记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白桦迎风文集 !

    京源山是一个从听觉中就能溢出山水情调与京韵气质地方,这是一个国君的灵感被传存了几千年的古老御名,也是一个非常合乎佛家心境的修炼之地,更是一个几乎被人所遗忘的自然观光之地。东西绵延的山势是大洪山脉在京山境内的崛起,其西北的摩天岭与东南的青山把京源山的主峰林家寨舞成了相互争抢的龙盘。

    五月的假日带上简单的行囊,匆匆搭上八路公汽来到京源山的脚下,沿着主峰东侧潺潺的溪流向北而上,开始寻找这里“岩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的感觉。第一个兴奋的“婆婆泉”在石板和石墙中流淌出清澈的泉水,就是不渴也忍不住要喝上几口。

    难找的小路就在几棵松树旁的茅草丛中,隐约的石板道在疑惑中渐渐明朗,明显的人工痕迹特别能诱发人的好奇,肯定的想法在半山坡几尊突兀的大石间停顿下来,坐在上面休息片刻得出一个推断:石板道自古有之!

    山穷人心贫,田冷禾苗短的想法在半坡回首之间被彻底地否定了,所见之处:一群小山独成景,村庄散落鸡犬闻;不见流水明媚处,只见田野青光间。

    山腰上的白石带酷似防御工事的遗留痕迹,近处嶙峋的石头显然是值得一品的小韵,稀疏高大的松木被割开的皮在塑料袋底中聚集着雪白的油脂,山洼里茂密的树群张扬着春天的新绿,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然有很多挂满青果的野杏子树。

    巨大的石墙将山巅围成南北两寨。南寨残存的石屋、石寨、寨门和拳头大栓孔赫然在目,婆娑的树冠在梯田状的平顶上交互错落,破落的阴凉下躺着光绪年间李春月所撰写的平安寺万年灯碑,苍郁的杂木昭示着这里多年人迹少至的平静,垒砌的白石早已被风花雪月染上了中国的水墨画魂,也就成了只能爱不能带的沉重宝贝。

    通往北寨的马鞍型山脊上铺满了草原似的碧绿,只有几棵优雅的对节白蜡树昂然点缀在天地之间。东西两边陡立的山体成了这里天然的防守屏障,民间的那点防守思想在冷兵器时代也不知道起到过多大的作用。

    站在北寨的最高点还是觉得南寨要更高,只是这里可以眺望更北的崇山峻岭和刀削斧劈的公路。这里能够再现唐代苦吟诗人孟郊去京源古刹的情景:“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身临其境地品味这些文字叫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共鸣。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是比喻“童子泉”所处的高度,石墙东北坡一处神奇的泉水几乎看不出从石缝隙间渗流出来的痕迹,僧人们在天然的石板上凿成一个小石碗,再划出一条细浅的水道把泉水引入一个用方石围成的池子,石碗里刚好被双手所掬完的水顷刻间就会灌满。如果你迫不及待要一饮而快,那只有伏下身来一鼓作气,但永远也没法把那碗泉水喝干。这可能是山上唯一供人生存的生命之泉,周围还有可以休憩的长条石,这里泉甘如茶,池水如镜,树声如涛,清净如佛,值得享受。

    西山脚下两股泉水终年喷涌酷似牛鼻的泉水叫金牛泉。这一带积水成潭、山势回转、山石成梯、风光绮丽、宗教发达、尤以隋、唐为盛。历史上有龙泉寺、白马寺、清静宫、东岳庙等寺庙依山而立,成十层排列,颇为壮观。清代有人对这里有过生动的描述:“言指京源路,秋风落帽斜。金牛泉绕带,白马寺临花。屈子骚情远,王郎酒兴赊。儿童齐拍手,客醉翰林家。”

    其实京源山的“京”字在古代是个数目名,指“一千万”京源山也就是京山的水源之地和山源之地。也许京源山脚下就曾经是古陨子国的都城,因为郧子的京山籍贯和“因冈为墉,峻不假筑”的都城记载十分合乎这里的地理特征。这里民间还传有“太子犯法,移城十里”说法,至少京源山下曾经是古郧国的城邑。

    京源山这个历史的看台在朝代的更替中呈现出历史的斑驳。当“楚郧蒲骚之战”以后,京源山就成了京山唯一记载古郧子国的符号,这里的先民转身成了楚国的臣民;当那个“母虎乳子”的故事渐行渐远的时候,京山人令尹斗子文成了楚国安邦治国的雄才。等到秦王伐楚取“新市”后相当长的时间,京源山作为地方的重要标志没有派上用场。南新市、云杜、新阳、富水和盘坡的名字在这块土地上更替下来,倒是因为“隋改角陵为京山,因山以名也”使得京源山成了京山的冠名之山,这一用就是近两千年!

    京源山这个文化的舞台让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或长或短的影子。王维说:“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宋代诗人丁师正曾经写到:“春风郧子国,明月岳阳楼”我们也只能凭借明代卢雍的诗歌想象远去的京源风情:“淡淡东风晓雨晴,薄天寒气近清明。草铺秀岭来春牧,烟起平畴事火耕。新柳向人偏弄色,幽花满地不知名。驱车又过京山去,怪石纵横水有声。”著名文士高岱因喜欢这里的山水而葬于此。“明嘉靖初,山下有塔”的幽雅早成了过往云烟和雨打风吹去的繁华。

    京源山这个的安全的平台在战乱的岁月让百姓把逃生的梦想寄托给了山巅的那块平地,让坚固的寨子保护没有被朱元璋赶尽杀绝的林氏家族。

    京源山这个人性的灯台把仁智的品质通过山水的折射照亮每个京源人的心田,让这里的女人如水,男人如山。

    京源山这个天然的景台把百里的风光扛在父亲般的山峦,让探访的欲望就象磨圆的石头在心中发亮,让众人的描摹成为可以吟唱的歌:京源山上望楚天,新市欲来楼比肩;金牛泉水春风情,绿林好汉济世心。

    京源山!山之源!水之源!